欢迎光临河南九源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返回列表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技术优势 > 资料文档 >
供应造纸机械250 300 350漂白浆机械制浆机系统及
发表于:2022-04-27 23:10 分享至:

  

  设 备 简 介

  我厂生产的机械浆漂白系统是新一代造纸设备,具有节能高效环保体积小,制浆工艺简单。该系统可替代传统的制浆过程,完成蒸煮、漂白、磨解等工序。生产半化学半机械漂白浆,制浆得率高。原料适用范围有杨木、桉木、稻草、麦草、竹子、芦苇等植物。

  主要设备有双螺旋多功能机械制浆机(国外称之为BIVIS机)采用挤压机械法制浆,其利用两根平行、同向旋转且相互啮合的组合式螺旋辊,使所处理的浆料纤维受到挤压、搓磨,纤维受到强化处理,进而实现纤维分离、帚化、分丝,完成磨浆作用。同时还可完成高效混合、脱水、洗涤等功能。与传统的机械制浆方法相比,可节电20—50%,节水80—90%,磨浆区浓度可达25—40%,设备占地面积小,可使制浆生产流程大为简化。因此,具有全新机理(无刀式磨浆)的新一代磨浆机---双螺旋磨浆机以其高磨浆质量、低能耗、环保等诸多优点,而被制浆造纸行业普遍看好。

  主 要 功 能

  1、浆料疏解----工作螺杆象一台高效率的双螺杆泵一样将浆料强制性的定向挤压和输送,浆料在挤压搓揉区轴向受到较大的挤压力和搓揉作用,可使纤维产生扭转,并在纤维壁产生裂纹,实现压溃和纤维离解。

  2、化学浸渍----该机可进行碱处理、磺化、漂白等多种化学处理,并可将药液计量注入壳体内不同的工作区域。浆料通过挤压搓揉区时被强有力地搓揉并与化学药液高浓混合,强化药液渗透作用,在高压和一定温度的作用下完成浆料高效化学反应。它是高效率的高浓混合浸渍反应器。

  3、洗涤----该机在挤压搓揉区前装有高效的过滤器,可以对化学机械浆和半化学浆磨解的同时进行高效置换洗涤。可根据工艺要求设置3-4段置换洗涤区。高挤压力和有效的搓揉作用可实现高效率的洗涤。实现节约用水,减少污水的排放。

  4、漂白----可作为连续高效反应器在完成浆料磨解的同时实现与漂白剂的快速高浓(25-45%)均匀混合,具有高浓、高效、快速漂白的优点,并可节约漂白化学药品10-30%。

  主 要 特 点

  ●简化制浆生产流程 ●节水、节电、环保

  ●设备具备多功能 ●制得浆料质量高

  ●磨解程度可调节 ●设备操作简单,维修方便

  设 备 型 号

  螺旋辊直径(mm)

  80

  120

  200

  240

  280

  螺旋辊转速(r/min)

  320

  320

  450

  450

  450

  主电机功率(kw)

  55/75

  160/225

  355/450

  550/750

  750/1100

  磨浆浓度(%)

  20—40

  生产能力(t/d)

  4—8

  30—50

  80—120

  100-150

  140-180

  液压中浓磨浆机可完全替代传统的低浓盘磨机和锥形磨浆机。具有节水、节电、提高成纸物理强度指标等优点。该机还具有自吸功能,免除供浆泵。打浆浓度为6%~12%,适用于打化学浆或磨制高得率半化学浆。它不但可以作为蒸煮、洗涤后粗浆的打浆设备,也可作为纸机前细浆的精浆设备。广泛适用于废纸浆、草类浆、阔叶木浆、针叶木浆等各种浆种的打浆。采用瑞典SKF探索者精密轴承,确保机械运转平稳可靠。采用**技术理论设计的磨片齿纹保证了中浓打浆的**效果。采用稀土合金制造的磨片寿命更长。

  中浓磨浆技术未来造纸工业的发展趋势。

  1.磨浆浓度提高到:6.0-12.0%。

  2.磨浆区节水50%以上。

  3.吨绝干浆磨浆电耗降低25-60%

  4.成纸物理指标提高10-50%。

  5.自吸进浆,无需泵送和搅拌设备(无浆泵和推进器设备购置费及运行费)。

  6.液压进退刀,恒压打浆。

  7.设备运行平稳,无需混凝土基础。

  8.适合木、草纤维的机械磨浆以及针、阔叶原料及其他原料的打浆。

  中浓打浆在生产应用中比传统打浆机在生产上具有如下优势:

  (1)大幅度降低打浆工段能耗,对商品木浆节省能耗为30%~ 50%,草浆及废纸浆为80%~120%;

  (2)打浆后成浆质量明显改善,各项强度指标提高15%~30%,产 品的适应性、表面性能均改善;

  (3)可大幅度降低成浆打浆度值,有利于车速的提高;

  (4)可降低纸料中昂贵的长纤维浆配比的同时增另短纤维浆的比例;

  (5)操作方便,有利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设备主要部件组成列表

  中浓磨浆机主要优越性在于机械结构更合理,加工精度更高,操作更精细,维护费用低。

  其设计特点为:

  1、该机进退刀采用先进的液压系统控制,比传统的涡轮、蜗杆系统共**、方便。

  2、装配在主轴上的轴承全部采用进口瑞典SKF轴承,其润滑通过安装在机座内的油箱和油泵连续供油,使其浸泡在润滑油中,轴承在及时油泵停止工作情况下仍可运转48小时。油箱中设有冷却水管,通过其外接φ10×1塑料软管输入冷却水,对润滑油进行循环冷却。润滑系统设计为液体油循环润滑,具有润滑和冷却轴承的双重作用,能大大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轴承使用寿命可达到三年以上;

  3、主轴与主电机的联接,采用滑移式柔性销联轴器,柔性销材质为尼龙棒,其应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应运行平稳,无撞击,无噪音。联轴器磨损只需更换尼龙棒,不需要更换整个联轴器,减少维修成本。

  磨机主要零部件的材质

  1、机座采用**铸铁铸造而成厚实不变形。

  2、主轴箱和磨体座、磨体盖、转盘等,其材质均为HT250铸铁。

  3、磨片为耐磨合金铸铁。

  4、主轴采用40Cr,经调质处理。其与磨体座密封处(即与盘根接触部位)经过镀铬处理,目的是使其更加耐磨,耐腐蚀;

  5、凡与浆料直接接触部位均可采取内衬3mm厚304(1Cr18Ni9)不锈钢处理,可根据客户要求订做。

  

  概 述

  SD型带式压滤机是从美国引进先进技术,经消化吸收,开发成功的一种水处理设备,可以连续压滤大量的污泥,产品采用高强度材料制作,具有处理能力大,脱水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显著特点,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环境治理,其配备的配套设备使用寿命长,同时采用高品质的滤带,确保压滤机的性能和品质。

  一、工作原理

  SD型带式压滤机分为三个步骤进行过滤及脱水的功能。

  1、重力脱水区

  废水处理厂的污泥经泵送入污泥搅拌槽内与高分子凝集剂(Polymer) 混合作用后,使污泥中细小的悬浮状颗粒经高分子凝集剂的架桥作用形成胶乳 (Floc)状较大的颗粒,而后以重力流方式由搅拌槽上端溢流入脱水机的自动分布装置,使胶乳污泥均匀的分布在重力脱水区的滤布上。

  重力浓缩脱水区的功能在使胶乳污泥外大部分的自由水经滤布的网孔藉重力排出,以提高污泥浓度,使胶乳污泥性状趋于稳定,利于后续的压榨脱水作业。

  2、压力脱水区

  污泥由重力脱水区进入压力脱水区后,上下滤布开始逐渐加压挤压污泥脱水。

  3、加压脱水区

  污泥随滤布移动进入加压脱水区,在6个呈垂直状的滚轮间,依滚轮直径由大而渐小,压力则由小而逐渐增大的配置,随上下滤布在不同的滚轮之间因变换滤布上下位置而对污泥产生的剪切力,将胶乳污泥中的毛细管结合水压榨出来,以产生较干的污泥饼。

  

  二、优 点

  1、自动控制,连续进行;

  2、能耗低,使用寿命长;

  3、脱水效率高,泥饼含固率高;

  4、易于管理,维护方便;

  5、低噪音,化学药剂少;

  6、经济可靠,应用范围广。

  三、性 能

  科学的设计和合理的布局,确保压滤机具有高效脱水性能。主要的脱水压辊是采用T型钢设计,不仅使处理能力增大,而且使污泥在两侧可同时进行脱水,滤带的两面在压滤过程中可以迅速脱水,缩短了脱水时间。后面渐小的压辊排列以及滤带接触角度的改变确保压力和剪切力的**组合,从而大大提高泥饼含固率和脱水效率。

  四、特 点

  滤带的张力通过充气的气缸来实现,使整条滤带保持恒定的张力;同时不会因进料量的变化而引起张力的变化,方便操作及管理。压滤机具有自动检测滤带在压辊上位置和自动纠偏的空压控制系统。对于宽滤带压滤机还配有自动污泥进料装置确保污泥均衡地进入滤带,从而提高过滤效率和延长滤带的寿命。

  五、规格与参数

  SD型带式压滤机的主要参数

  参 数

  型 号

  SD-1000

  SD-1500

  SD-2000

  SD-2500

  SD-3000

  SD-4000

  驱动电机

  功率

  (KW)

  1.5

  1.5

  2.2

  4

  5.5

  7.5

  空压机

  2.2

  3

  4

  5.5

  5.5

  7.5

  带宽(mm)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4000

  处理量(m3/h)

  3~6.5

  4~9.5

  5~13

  7~15

  8~20

  12~30

  外形尺寸

  长(mm)

  5260

  5260

  5260

  6200

  7200

  7800

  宽(mm)

  1400

  1900

  2400

  2900

  3623

  4690

  高(mm)

  2360

  2360

  2360

  2500

  2930

  3030

  安装重量(kg)

  3

  3.5

  4

  4.5

  5

  5.5

  进浆浓度(%)

  3~8%

  出浆浓度(%)

  20~30%